行内人一直十分明确 ,万元以下的合并式功放后部分不值得考虑 ,特别是新出的合并式功放 ,后严重缩水 ,虚报功率 ,乃扩大到所有的合并式功放 。
其实 ,多年以前没有这种偷工减料 ,虚报功率之事 。现在发现江湖已经今非昔比 ,到处充斥着商业欺骗 。多年前上万元的一台小旗舰功放 ,改成纯后后 ,60W×3+22W×4 ,用HTPC+D2 ,将7个大箱子推得有滋有味! 。在没有低音炮的情况下 ,都感受到强烈的沙发** ,反观今天 ,在那么多音响论坛上 ,谈的多的就是“推不动” ,很多厂家动不动就100-200W×7的标称功率 ,但还有推不动之说 ,让我一直郁闷 ,无法理解 。我不再来分析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,功放的后就是要大量的使用了铜和铝!只要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应该知道 ,铜和铝在以前只是比铁贵一点 ,是不值钱的 ,普通人家到处都有铜器 ,而今天呢?
许多朋友不太了解功放真正的要达到怎样的性能 ,错误地认为只要功率足够大就是道 ,也根本不知道合并式功放的后和纯后功放到底有什么不同 。那些朋友开口闭口就是要“控制力”呀 ,“解析力”啊等等 ,而对于功放如何能够达到这些性能却一概不知 。
有个朋友曾经咨询过我一台2声道纯后 ,我提出了“阻尼系数”和“转换速率”这二个极其关键的但是大家又不太熟悉的概念 。
功放的基本指标:额定功率 。
如今美欧的功放会用额定功率标注 。老功放也是用额定功率标注的方法 。一般是在失真度很小的情况下的功率(如0.015% ,20-20kHz下测得的功率 ,的功放是在0.008%下测得) 。要想有强大的输出功率 ,强大的电源支持是必须的!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声音的力度 ,也就是量感 。
功放的第二个基本指标:各种失真度 。
上述已经表明了 ,这个是与功率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。当功放的功率足够大时 ,而只使用其一小部分功率 ,这个时候的失真度就会小的多了 。
合并式功放后往往只是使用一对功率管 ,功率管的配对对失真度的影响很大 ,以前的高功放是直接到器件的生产线上去配对的(比如老功放失真度就很小 ,当年的万元要相当于如今的十万元了吧) ,成本很高 ,如今的数万元以内的功放是不会这样子做的了 。在功率管配对不佳的今天 ,更要在大功率下用其小的功率来减小失真度 。失真度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,也就是质感 。
高功放才有的重要指标:阻尼系数 。
一台高的功放 ,除了功率和失真度以外 ,其输出回来的内阻对低音质量的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。要保证在大电流bwin·必赢亚洲(中国)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下有非常小的转换电阻抗 ,一方面需要有高服务质量量的大工作效率变压器 ,大电流量整流电路和坚强的电容滤波电路 。这些东西再高的合并式功放由于受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绝不具备 。而纯后功放在这方面是数倍于合并式功放的 。其次 ,为了达到强大的输出功率和极小的晶体管输出阻抗 ,纯后功放是采用了数对功率管来并联工作的 ,其控制力也要强于合并式功放数倍 ,而合并式功放只用了一对输出功率管(看看那么小的散热器能装的上多少对功率管?) 。
当然 ,喇叭线的粗细、含铜量以及接线柱的质量 ,也是对阻尼系数具有直接的影响 。阻尼系数反映了功放对低音的控制质量 ,也就是控制力 。